近年來,以無紙化會議管理為突破開展創新實踐,大力推進節約型機關創建工作,取得良好成效。
一、把握“無紙化”的本質——科技創新
科技賦能會議管理。辦公室積極推動遠程視頻、移動互聯、云技術等科技創新成果的合理應用,開發集成化的會議管理系統,初步實現將會議管理從線下轉至線上。
如會前的議題收集、通知發送、文件流轉等工作,由原來的郵件辦理、紙質文件報送改為會議系統統一處理;會中的文件瀏覽、批注由原來的紙質材料改為電子材料;會后的歸檔、查詢、統計等工作,由原來的紙面處理改為電子化操作,督辦工作則由原來的填報Excel表格方式改為線上分發、催辦、匯總、統計。
結合實際分步實施。在推動無紙化會議管理過程中,堅持創新與務實相結合,分步推進。辦公室注重理念倡導,引導下屬單位根據各自管理特點和個性化需求,有重點地進行創新。
二、扭住“無紙化”的目標——降本增效
大幅下降會議成本。粗略估算,推行無紙化會議后,能夠幫助公司每年節省的紙張數量約200萬張以上,較好地貫徹了綠色環保節能的要求。
大幅提升管理效率。電子材料替代紙質材料后,許多原本繁雜的工作都得到了簡化,避免了材料準備多放、漏放、順序錯亂等問題;遇到材料內容出錯等突發情況,短時間即可完成線上替換,免去收回材料和重新打印裝訂、分送材料的過程,簡化了操作流程,減輕了辦會負擔。會議管理系統上線運行后,會議通知、材料查詢、數據統計、督查督辦、電子歸檔等工作均可在線上完成,原本工作量巨大的統計檢索均可一鍵實現,會議管理更加規范便捷,效率得到大幅提升。
用戶體驗顯著改善。無紙化會議的推廣過程中,參會人員的體驗是最為關鍵的,最大的挑戰也是來自參會人員閱讀習慣的改變。
面對這一情況,辦公室采取穩步推進的策略,設置過渡期,針對全集團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,開始階段采取紙質材料和電子材料并行的方式,既為會議系統試運行期間可能出現的不穩定上了保險,又照顧了閱讀習慣,待參會人員習慣使用電子材料后再逐步取消紙質材料。
同時,優化會議管理系統的操作方式,在翻閱材料功能上做一些便捷性創新,豐富人性化功能,提升系統使用體驗;加強對參會人員的輔導培訓,幫助盡快適應并建立新的閱讀習慣。
從實踐來看,經過一段適應期,參會人員普遍接受電子化方式閱讀會議材料,會議管理系統的便捷性也得到了廣泛認可。
三、堅守“無紙化”的底線——安全可控
確保無紙化會議安全可靠。辦公室在推行無紙化會議過程中,始終堅守安全底線,只要發現安全關過不了的,寧可放慢一些速度、放棄一些便捷。如,嚴格執行保密工作有關要求,對于涉密的議題內容繼續使用紙質材料。保密要求高的會議如黨委會等采取紙質材料和電子材料并行的方案。
確保會議管理系統安全可控。辦公室在推動系統建設過程中,在保障應用系統和數據安全可控上進行了積極探索。會議管理系統的各個模塊在建設時通過評估內外網應用、所支持會議的重要級別程度等特點,合理設計和實施安全管控措施。
尤其是對可通過互聯網訪問的功能模塊,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從終端應用、網絡傳輸、后臺服務各個環節做好技術加固,最大程度地防范黑客入侵、數據泄露等風險。比如,限制電子材料下載,并增加有姓名或編號的頁面水印,防止參會代表拍照轉發;控制權限,參會代表只能看到所涉議題的材料,不同層級領導設置不同的查閱權限,有關部門查閱材料須經領導審批同意;對電子材料采取加密傳輸、網絡分區等管控措施。